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于2024年9月21日在深圳成功举办,主题聚焦 “青年发展,未来城市”。
2024年9月21日,“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主题为“青年发展,未来城市”。来自大湾区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成果和真知灼见。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香港规划师学会、澳门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承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港澳研究中心协办。
本次论坛共有四项议程,分别是开幕致辞、主旨演讲、年度报告与对话、以及三场平行论坛。
开幕仪式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主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代表王凯、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马向明、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张绮薇、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分别发表致辞。
王凯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历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与中规院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当前城乡规划行业面临转型挑战,需紧跟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步伐,尤其关注青年发展与未来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青年活力湾区,需为青年创造更多就业与宜居空间。面对科技革命,规划行业应前瞻布局,以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他强调,规划行业应勇于创新,以精细化、科学化服务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最后,他预祝论坛圆满成功,期待城乡规划行业未来更加辉煌。
马向明会长发表致辞,庆祝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连续七届成功举办。他回顾了大湾区建设五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指出当前面临的发展挑战与机遇。马会长强调青年规划师在大湾区未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本届论坛聚焦青年发展与未来城市,旨在优化大湾区人居环境,助力青年创新。他呼吁粤港澳三地规划学者特别是青年规划师,积极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式全球化贡献力量。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张绮薇会长首先祝贺中规院成立70周年及深圳分院成立40周年,希望中规院继续以弃而不舍的精神为国家的规划和建设做出贡献。她强调青年发展对未来城市的重要性,认为香港在为人口老龄化做好准备的同时,也要在就业、教育、住房、生活等方面加强支援年轻人。香港政府正通过创科发展区、大学城等规划,为青年提供更多机会。同时,需关注青年住房负担及生活品质,促进职住平衡与社区建设。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崔世平会长在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3周年,论坛的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大湾区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横琴作为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经济总量稳步增长。澳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在横琴建设方面,努力推进两地衔接,促进琴澳一体化。他期望本届论坛能为青年提供更多规划意见,共同打造优质生活圈,期待与会者共同为大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报告强调了青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青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党要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任务,并通过城市更新,赋能青年的全面发展。
报告阐述,当前青年人口占比逐渐下降,导致城市活力减弱。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尤其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地,凭借35岁左右的平均年龄,仍保持青春活力。同时,城市的更新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必须将空间和人口、产业的优化配置相结合。营造青年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环境。为了促进青年在城市中的发展,各地开始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区改造等措施,解决青年住房和创业平台问题。同时,通过创新社区建设,为青年提供创业条件和生活便利。城市更新不仅要关注青年的居住与就业,还要为青年提供丰富的社交、娱乐和休闲空间。许多城市正在通过开放公园绿地、打造专业运动场所等措施,吸引青年参与城市的文化和社交生活,提升城市的整体活力。
通过推进城市更新,结合空间优化配置和多样化服务,城市将更好地支持青年的发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报告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与青年的关系,并通过对大湾区独特发展模式和历史背景的解读,强调“一国两制”下三地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首先,报告分析了珠三角地区东西两岸的发展差异:东岸以香港和深圳为代表,是开放型经济的门户和枢纽,而西岸则以澳门和珠海为主,更多地依赖于乡镇经济和内需市场。这种差异不仅是发展水平的不同,更是发展模式的差异。珠三角的成功在于“一国两制”的政策、持续的改革开放以及香港、澳门与珠三角的相互支持。珠三角的区域文化和开放的社会氛围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青年群体并非均质,而是存在显著差异,青年对城市的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包括生活质量、教育机会等多方面的考虑。理解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是规划和政策制定的关键。
关于珠三角的未来发展方向,报告提出城市的包容性、空间正义和场所多样性。并探讨通过制度变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可能性。呼吁关注基础性制度的改革,以支持青年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增长。
最后,报告强调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适应多元目标,重视社会流动性和公平,确保不同人群的需求得到满足,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报告以建筑师的视角,分析了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讲述了如何通过大型公共建筑来推动和实现规划倡导的理念,并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和肯定。
首先回顾了大湾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建筑规划中的角色与挑战。强调标志性建筑对推动规划理念的落地有重要作用,但也反思了当前建筑设计中忽视性能和造价、追求奇特造型的现象。其次,结合广州珠江新城和琶洲的城市设计工作,尤其是广州美术馆的建设历程,展示了如何通过十年努力将国际设计理念与本地实际结合,威廉希尔app下载同时保留历史元素并融入最新科技。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和创新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和对传统规划模式的挑战。最后,展望了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强调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责任和公共导向的重要性。
报告认为,年轻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给了城市不断创造的机会,建筑师和规划师应该支持年轻人,而不是限制他们。应该鼓励年轻人发挥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提醒建筑师和规划师要不断反思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需求。
报告透过情感基础设施分享对青年友好城市与社区建设的思考,提出满足青年多元需求的基础设施是建设青年友好城市与社区的关键。
青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既要面临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现实问题,亦要兼顾自身的发展及身心灵健康。因此,在发展住房、教育、医养、文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时,应重视基础设施的物质性与情感性。学术界近期的“基础设施转型”尤其重视基础设施体系的物质性与人的情感、情绪的互动,由此产生了“情感基础设施”的概念。基于这一概念,报告从两个方面重新思考青年友好城市与社区的建设。
首先,在相关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培训、文体)的建设和运营方面充分考虑青年人工作生活的时空特点和情感、情绪需求;同时,在城市地标、重点项目、公共空间营造等过程,通过共同设计(co-design)、共同创造(co-creation)等方式培育青年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物质性的基础设施与情绪基础设施融为一体。
报告基于城市更新和存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从青年视角出发,结合神经科学方法手段,探究城市环境对青年感知与情绪健康的影响,提出适宜于青年活动的城市空间循证设计和改造策略,有利于留住人才和城市发展。
报告立足人本尺度,运用眼动、fnirs近红外脑成像等技术在广州进行神经科学实验,研究青年人群对社区公共空间、蓝绿空间及微改造立面中不同设计场景的感知差异。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空间开合、视觉景观转换节点会引起情绪生理信号的波动,青年人群更侧重于活动功能形式丰富、商业元素丰富以及有慢行道设置、绿化丰富的活动空间。对于滨水空间,不同水岸类型、观赏视角、植被结构和水面可视度引起的瞳孔活动和愉悦感存在差异,应考虑青年的心理特征,加强活动水岸对青年焦虑缓解和情绪疗愈的作用。对于微改造立面,门窗、文字、彩绘、雕塑等创意元素最容易吸引青年人关注阅读,而元素杂乱复杂、色彩过于强烈的立面会增添视觉负荷。研究青年活动及审美特征,有助于得出更加精细化的设计策略,进而满足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求。
报告提出,包容性全球化是应对当前全球化挑战的新型全球化模式,大湾区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是探索新型全球化实践的前沿阵地。大湾区存在制度、成本、政策、地理等四类边界,多元边界效应形成了大湾区“一国两制三区”的特点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的“三体”多样性,但也导致物质空间超载、要素流动超墙、价值链接超碎等问题,成为阻碍大湾区系统动能释放的痛点。
接着从新范式、新技术、新实践三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应对方案。新范式方面,认为巨型都市网络是大湾区未来方向,深度融合是实现大湾区从裂变到聚变的未来动能,而基于“三体六维”模型的六维动力系统是大湾区从“9+2”走向巨型都市网络,实现超级聚变的多元动力系统,其关键就是通过六维耦合协同实现对多元边界的有效干预。新技术方面,重点是统一粤港澳三地数据标准,建立空间数据库,构建“三体六维”指标体系,威廉希尔app下载将六维指标转化为“质-流-链”,通过六维耦合协同对“质-流-链”同步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新实践方面,利用湾区数字平台3.0版,重点面向深度融合,探索“质、流、链”等多维要素与空间发展的模拟与情景推演,并结合黄金内湾等多个项目实践介绍了“质-流-链”同步技术的多尺度应用场景。
从左至右:孙安军(主持人)、李晓江、马向明、凌嘉勤、叶嘉安、杨保军、孙一民、崔世平、方煜
对话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孙安军主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马向明,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讲座教授叶嘉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孙一民、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基于论坛主题进行了对话,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叶嘉安教授指出,新技术如GIS和AI正深刻影响城市规划领域,大幅缩短规划周期并提高评估精准度。但AI虽能加速工程进度、洞察市场需求,但其生成的多为虚拟影像,需结合人类智慧进行现实规划。面对未来不确定性,如地缘政治变化,需运用智慧预判,确保规划既科学又具前瞻性。因此,青年人应拥抱AI,也要警惕过度依赖网络而忽视传统知识积累,以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
杨保军理事长在讨论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时明确表示,房地产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旧模式已不可持续。他强调,城市更新应成为主要发展模式,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城市更新的目标应包括增强城市活力、魅力和竞争力,这需要通过盘活资源,重新匹配人、房、业和场景来实现。继续大规模建设高楼大厦将增加风险,而应关注存量空间的利用。他认为,更新面临制度、法规障碍,需以改革勇气破解。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威廉希尔官网,呼吁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以推动城市更新与发展。
凌嘉勤总监在讨论河套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规划协作时指出,该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原本属于深圳,后因深圳河改道而划归香港。他认为河套地区是港深合作的重要试验基地,目前港深创新园的一区两园模式,以及香港科学园子公司的成立,体现了两地合作的创新。他建议进一步扩展合作至新田科技城,共同打造大湾区创科高地。还提出了通关制度创新的想法,如在600公顷创科用地上实施无人机和无人车通关,以适应科研人员的不定时工作需求,尽管技术可行,但需要两地合作突破现有制度限制。
李晓江先生在讨论深圳如何构建青年友好城市时提出,深圳的优势在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关注青年需要关注不同阶层的需求,尤其是城中村的居民。他建议深圳应避免三个发展陷阱:文艺范儿陷阱、基础设施投资陷阱和高科技陷阱。他认为,文艺范儿不能满足所有居民需求,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一定直接带来发展机会,而高科技的发展不应过度依赖。要避免延续贫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用新时代的理性对待发展,真正理解人的需求,深圳才能更好发展。
崔世平会长在讨论如何针对青年创新创业需求开展城市规划时指出,澳门政府正积极推动创新科技,为此专门规划了创科中心,并为青年提供资金支持和容错机会。他认为,成功的创新中心需具备专业特长,而澳门的挑战在于规模小但追求高质量。他强调,创新不仅要有创意,还要转化为经济效益。澳门的低失业率和高人均GDP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的人才计划和四大发展范畴——旅游休闲、美食、金融和高科技,为青年提供了多元化的机会。澳门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提供了连接全球的独特渠道,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崔世平鼓励青年把握机遇,用创新思维开拓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孙一民教授在讨论智慧城市理念和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时指出,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公共利益而非仅为个别行业谋福利。他通过琶洲新区的案例强调,技术的成功应用应以实际效果和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而非仅仅依赖建筑本身。孙一民提到,城市设计层面的深入理解对于技术的有效运用至关重要,他还强调了专业工作者在技术选择上应考虑公共利益,孙一民认为,公共利益是甄别各种技术真伪的重要基础。
马向明会长在讨论大湾区未来的区域格局演变态势及发展路径时提出,大湾区的发展至今受益于全球化,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疫情的影响,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大湾区可能成为“中国式全球化”的引擎,与其他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一起发挥作用。他强调,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但创新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并以深圳的成功为例,指出借助全球创新力量是聪明的做法。他还提到,湾区的制度和文化多样性是启迪创新的重要因素。大湾区未来的增长,可以尝试依靠文化艺术和自然启迪来激发创新活力。内湾区将继续在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又跟原来的内湾圈层不一样,形成一条创新脊梁,这种变化需要时间来验证。
方煜院长在讨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时指出,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存在偏离人本的现象,过于追求无人化、设备化,忽视技术与人和谐共生的本质。他强调,智慧城市应融合先进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避免盲目投资导致资源浪费。智慧城市不能用现在假设未来的智慧,而是人机共同演变的选择,未来应关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市场渗透率提升,避免将落后的社会组织方式搬到线上,以防加重年轻人创业和生存的成本。智慧城市的真谛在于人机协同演变,实现可持续、人本化的发展。
「动态设计」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社会思潮,通过对城市和建设环境的介入,鼓励市民进行体能活动以促进有活力和健康的生活模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于去年制定了一套建议性质的《动态设计指引》,目的是推广和提升建筑业界对「动态设计」的认知,使有关设计元素在规划及发展过程中成为其中一项考虑因素,并予以应用在发展项目中,从而塑造一个培养健康生活的建设环境。规划署亦积极推展两个试点案例,以展示动态设计在邻舍和建筑层面中的应用和效果。
报告分享了《澳门步行系统专题研究》的要点,通过街头随机问卷和实地考察,探索影响步行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74.3%的受访者在20分钟内愿意步行,也会由于想避开交通高峰而选择徒步。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环境、威廉希尔app下载植入功能和连接规划三个层面。优化环境方面,包括设置空调冷气、降温湿雾系统、行人输送带、方便的楼梯和电梯、良好的卫生和防滑设计,以及适当的灯光、遮阳和绿化景观。植入功能方面,建议增加商业、餐饮空间、自助售卖机和休息区。连接规划方面,强调公交转乘站、公园、商场、办公楼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整合。建议包括创设20分钟的步行舒适圈,营造全天候的出行环境,推广“愉快步行+公交”的出行模式,并融入艺文元素,强调步行系统不仅是通道,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管委会设置“双主任”,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出任;管委会、执委会、以及下设的各个局,均有粤方和澳门领导共同担任。横琴开启的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管理体制重大创新,一段全新的征程。3年以来,横琴集聚了越来越的澳门居民前来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结合澳门青年最关注的需求,探索更为精细化的粤澳深度合作。报告阐述了横琴面向澳门青年需求的特色与错配,凸显横琴在吸引澳门青年方面的优势与特色。针对交通衔接、服务设施、文化挖掘等主要方面,发挥“规划润滑”作用,探索面向澳门青年需求的创新探索。
后疫情时期见证了居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尤其是远程工作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虽然大多数现有文献依赖于调查数据来追踪远程工作的变化,利用新兴的大数据可以更精准地观察到这种变化的广度和深度。报告通过分析2019年至2022年间深圳位置服务数据,探讨了疫情期间和疫情后不同区域远程工作的变化情况。从时间上看,技术服务行业的远程工作水平持续较高。而从空间上看,城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的远程工作接受度尤其高。疫情后,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中心居民更倾向于远程工作。在街镇层面的分析也显示,教育水平和土地使用的多样性对增加远程工作的接受度有积极影响。这种变化主要与工作场所相关因素挂钩,而非居住条件。这些发现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也为全球特大城市远程工作的未来趋势提供了洞见。
报告从历史演变进程、空间变化趋势和深圳未来进行了分享。保持年轻有活力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是全球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未来城市需要不断增强对年轻人的就业吸引力,同时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和公平性,考虑定居需求和养老、育幼的需要。如此同时,空间供给适应人的需求变化,城市需求的持续变化带动城市空间迭代演进,面向下一个50年,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更好适应人的需求变化,争夺年轻人,保持吸引力。深圳的未来城市是以深圳全域空间为平台,面向未来发展的价值宣言。深圳“未来城市理想模型”包含城市中心、国际家园、创新平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5个方面内容。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佛山是全国第17个、广东省第3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以制造业闻名于世。在过去高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佛山在社区基层规划建设探索出众多的“佛山经验”。当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如何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激发社区活力,吸引青年集聚,成为新的课题。报告提出了佛山市未来社区规划的研究方向:从传统规划师角度提出社区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向建设社区多元共同体进行转变,从细节入手创造更多社区情绪价值空间,在基层社区体现佛山制造业城市的温度,助力佛山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
围绕会议主题“未来社区与以人为本”,主持人徐宁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顾问总规划师朱荣远,东莞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周中望,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蔡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进行了问答交流。
朱荣远总规划师强调未来城市与青年发展的紧密联系,不仅要从未来城市、未来社区的角度去关注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空间的关系,还要思考如何在传统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让时间的附加值更文明、更现代。通过宝安北部城市中心的案例,探讨如何在生活场景中融合工作,强调未来价值不仅在于土地,更在于时间利用。他呼吁关注青年群体,让他们在当下有发声和表达自己观点、立场、态度以及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他强调城市规划和设计需转向社会学视角,关注社会建设和治理,以应对城市化新阶段带来的挑战。最后,他提出规划是通向未来的起点,需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条件,共同推动未来城市与青年发展的美好愿景。
周中望副主任从滨海湾新区入手,介绍了新区的发展历程,指出关注未来、关注青年是存量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着力点,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接下来的工作要点。一是关注青年的需求,包括青年的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以及文化需求。并邀请更多的请青年建筑师、青年规划师参与规划设计,营造符合青年人需求的好空间、好作品。二是关注未来,新区在初期空间规划过程中,在没有考虑清楚的地方进行了战略留白,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弹性空间。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粤港澳合作,跟港澳的合作是今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招商引资的方向,也是做城市规划工作要重点考量的事情。
蔡震总工程师分享了对青年友好和未来城市规划方向的思考。他认为青年友好不仅仅是提供舒适和便利,更重要的是激发青年的产业活力和未来潜力。他认为,城市规划应更多地向社会学方向靠拢,关注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而不仅仅是工程学或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他强调,规划专业应该转变角色,提供全套咨询服务,这是规划专业未来生存的方式。最后,蔡震提出,规划专业的教育和实践应该更加注重在地需求和跨行业合作,强调专业能力而非职业身份,以适应未来城市和行业的发展需求。
王泽坚副院长强调青年友好话题的底层逻辑是人本,并指出人本理念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具体表现。以北京、香港、澳门、佛山四个城市为案例,分析不同的规划方案对人本理念的践行情况,提出了规划师不仅要关注空间方面的营造,也要考虑到人们的情绪价值。他认为,未来的城市规划需要适应变化,解决新问题,传统的规划思维和方法可能面临更新。最后,他提出规划师应像家庭医生一样持续解决城市问题,并强调每个城市应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报告分析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与政策意图,结合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球科技产业发展大势,分析新质生产力时代中国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探析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划与政策响应方式。报告介绍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型研发平台、金融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新探索。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对城市科学与实践产生深刻影响。报告提出了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城市人工智能(UrbanAI)的概念,其不仅包括作为软件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包括物联网、机器人等硬件载体。报告重点从UrbanAI如何支持城市研究、如何重塑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以及如何提供创造城市的新路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UrbanAI的应用前景和挑战进行总结。
报告探讨如何通过产业规划推动新质生产和青年发展。在未来行业的规划和筛选中,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经济体系中识别和发展能有效推动青年发展的新兴产业,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还分享了如何利用各持份者的回馈来比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科技等技术在新发展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为青年提供前沿发展机会。此外,报告还介绍了在规划策略制定中,如何建立灵活的政策和实践框架,结合各方力量的经验,探讨各类落地模型的优缺点。
过去几十年,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数字科技的长足发展已经深刻而持续的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科技的成熟和普及,也很可能给我们和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大的改变。而人们将如何尝试和推动科技在城市中的创新实践?数字科技该如何在未来城市的建设和治理中产生价值? 报告详细介绍了“WeCityX 未来城市探索计划”,以位于深圳前海的 “腾讯总部园区”项目为基础,开展持续的、关于“城市+科技”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街道活力通常指的是以人流量和活动形态为基础的街道空间使用状况和街道物理空间特征与功能;而街道活力感则是指个体对街道活力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涉及到人们在街道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安全感、舒适度和社交互动等心理因素。报告通过对以上两个概念的比较分析,力图揭示街道活力与街道活力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探讨街道活力感存在较强一致性或差异性的街道空间物理特征,以及如何通过改善街道的物理环境来增强人们的活力感。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以促进更具活力的城市街道空间的创建。
珠三角与香港跨境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报告聚焦珠三角高科技企业使用香港科技创新功能及要素的特征,集成客观视角下企业社会经济属性和主观视角下利益相关者合作动机以揭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香港对珠三角高科技企业的科创功能供给主要体现在“一国两制”框架制度优势的市场拓展、国际化运营和企业融资,投资创业退居相对次要位置,科创要素的供需关联性由强到弱分别是生产性服务、劳动力和科技;② 港资、较大规模和创立年限更久的珠三角高科技企业更倾向使用香港科创要素,内资、中小规模和新创企业对香港科创要素的需求呈减弱态势;③ 香港劳动力、科技和生产性服务供给的优势体现在竞争力、国际接轨和国际视野,劣势在于高成本、粤港相互了解有待深化和合作机制不够健全;④ 宏观层面全球和国家新经济格局下香港的功能转型、中观层面“一国两制三关”跨境区域特性、微观层面企业异质性之间的多层级互动影响珠三角高科技企业与香港科技创新赋能的关联特征。
围绕会议主题“新质生产与活力发展”,主持人王世福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吕晓蓓,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张虹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孙玥等嘉宾进行了问答交流。
吕晓蓓院长指出,尽管AI技术的发展给行业带来了挑战,但新质生产力与城市活力之间的相互激发关系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工作空间。她强调,对空间的认识、信息的把握、以及政策空间化的识别能力是国内规划工作者的优势。她提出,AI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可能是替代、创造新领域或成为技术的矫正者。她还提到,规划师应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仅是宏观理论,以免被新技术淘汰。她强调,规划师应成为价值判断的先行者,以免被AI技术带着走或取代。最后,表达了对未来AI走向的关注,并提出了拥抱AI的同时,保持人本价值的重要性。
张虹鸥所长指出,数字技术和AI已成为基础设施和工具,对城市规划有重要作用,鼓励年轻人掌握这些技术以提升自我。认为学术研究尽管偶有误判,但有助于推进对社会的认知,并将经验性规划逐步转向科学化、量化的城市科学。强调思想与技术必须融合,才能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尤其在面对复杂的信息量和城市扩展时,规划需要结合新技术与新思想。
孙玥书记关注空间规划的管理与实施,特别期待能够通过规划指导基层实践,尤其在当前“百千万工程”中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找到答案。其次,探讨了空间规划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质疑了产业与空间规划的关系,并指出产业需求对规划的指导性作用,认为“新质生产力与活力发展”是解答产业与空间互动的关键。强调政策和机制在规划落地中的重要性,呼吁学习香港、澳门的经验,通过协同发展推动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展望2035年实现大湾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们,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于更健康和更丰富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追求,而这一追求离不开交通网络的优化与支持。大湾区各城市在地理特征、建成肌理及规划理念等方面各具特色,成为实现有机生活的多样性空间载体。交通作为服务生活的途径,其与空间、用地的协同与关联是优化生活方式的重要议题。报告以一位在香港工作逾十年的内地背景规划师结合个人经历与项目经验的体会进行了分享,对此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问题及展望未来。
当前深港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双向奔赴”之势,但也面临国际形势变革带来的共同挑战以及各自的发展瓶颈。深港长板互助、短板互补,合作共融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路径。充分利用“两制”优势,进一步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优质生活圈、基础设施、文化休闲、政策法规与规则等方面的合作衔接,将开创合作共融新局面。未来可以通过“组群联动”、“中间地带”及“飞地”模式的创新试验,逐步破解合作中的深层次问题,推动两地合作迈向新高度。
澳门历史城区拥有丰富的中西文化空间内涵,但都面临活化更新和转型的困境。从青年人角度,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促进历史空间要素的情感共鸣?报告从理论层面引入地方依恋(即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概念,对澳门前地空间开展了多元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得出文化性(色彩和建筑风格)、舒适性(天空开阔度和绿化水平)、便利性(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是地方依恋的重要因素,并得出八个前地的主要特征。从实践层面引入自下而上的方式,依托澳门本地社团为媒介开展澳门茨林围社区营造,通过非建造方式保留和激发社区的地方依恋和年青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青年人对围里历史空间产生新的地方依恋。
报告以深圳系列城中村调研为例,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房建设的现状与挑战。2023年新政实施后,政府主导、一二级分离等成为新要求,深圳城中村原有的改造模式面临全面转变与系统重构,拆除重建类和综合整治类城中村与保障房建设也面临不同挑战。结合新的变化与要求,报告提出了加强4个方向的探索与研究:探索以人力资本积累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径;探索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可支付健康住宅供给标准体系;探索以市场为主导作用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探索以改革创新为导向的可持续的公共财务模式.。同时,应对当下困境,建议政府、企业、村民等都要降低预期,适应城市微利时代;给市场留足弹性,保持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尽快落实相关财税金融政策等支持;优化相关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如消防安全等。最后,呼吁各方共同探索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房建设的可行路径,确保深圳在国际化进程中留住城市记忆,为深漂青年提供稳定的居住保障,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我国《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印发,提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体现青春元素,照顾青年特点,打造富有青年特色的城市名片。文件同时提出关注青年就业、生活等七个方面要求。文化产业园区是青年工作的场所,也是生活的街区,是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报告通过分析广州文化产业园区的业态与人群,为匹配青年工作与生活等需求,广州各文化产业园区营造了六种类型的空间,工作空间自由弹性且结合生态人文,消费空间体现个性潮玩,休闲空间激发探索与情绪满足,运动空间提供健身新颖运动,社交空间趣味互动,景观空间凸显主题场景。结合文化产业园区案例分析,基于全天候活动需求、生理心理需求、资源与产业特色、运营需求对青年友好空间营造提出策略建议。
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增强,环中心城市的跨界地区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空间。都市圈跨界地区从边缘区转变为次中心,要求建立完整的城市服务功能体系。报告以环深圳跨界地区为案例区域,采用“大数据”与“小数据”结合,研究深莞惠跨界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模式与居民使用评价。深莞惠跨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呈现深圳“内侧高,外侧低”、莞惠“外侧高、内侧低”的特点,人均POI数量和地均POI数量分布总体呈现“东-中-西”的分布格局。深莞惠跨界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主要分布在深圳市内,少数在惠州和东莞市的临深地带,呈现多点放射式分布格局。居民对跨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满意度约70%,三地居民普遍认为深圳的公共服务设施相较莞惠地区在质量、数量和类型上均具有优势,交通时间、政策障碍和地方供给情况是影响居民跨界使用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因素。从跨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设管理、配置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跨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建议。
围绕会议主题“多元生活与开放共融”,主持人李建华与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杨晓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戴继锋,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爱东,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张绮薇进行了问答交流。
杨晓春院长在点评中强调,青年发展关乎全民未来,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应聚焦于青年,尤其是新移民的经济独立与社区融入。她提到,论坛中多元生活、开放共融等议题,以及跨界政策、公共空间、城乡转化等讨论,均聚焦于人的需求。杨晓春还指出,企业在研究中注重场景化,高校则倾向概念化总结,两者结合能带来创新思考。呼吁加强跨专业协同研究,认为大湾区是跨界研究的沃土,有望产出更多优秀成果,共同推动青年及全民的可持续发展。
戴继锋院长强调,大湾区的跨界(跨边界出行)融合是多元生活与开放共融的关键。并观察到大湾区跨界出行中80%人群活动范围限于5公里内,凸显了小尺度跨界的重要性。跨界城镇圈的概念为深化区域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但需进一步探讨其实践路径。同时,城中村问题作为城乡融合的缩影,对青年发展影响深远,其解决策略对实现高品质发展至关重要。这两个方面是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与青年共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爱东总工程师指出,在铁路和城轨行业,往往忽视了年轻人的需求,比如他们对交通的特定需求。未来的研究应更关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住宿、出行和思想,以吸引他们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空间,这不仅是为了他们考虑,也是城市活化的关键。
凌嘉勤总监指出,城中村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值得深入讨论。香港和内地城市都有其特殊的问题,不能简单复制解决方案。在人口老化和房屋老化问题上,香港曾提出“适老化”的概念,现在这一概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关注儿童和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这些都是城市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明年能设定一些共同的议题,特别是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方面,以便更好地推动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供两地政府参考,以促进香港和深圳等城市的更好融合。
张绮薇会长谈到,分享香港经验的同时,也从其他地区学习到很多。大湾区各城市有共性也有差异,特别是在老龄化问题上。香港的老龄化情况比深圳严重,平均年龄更高,且面临老楼和高密度发展更新的挑战。香港的高密度发展问题比深圳等城市更为突出,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解决。虽然香港在适老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向其他地区学习,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会议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规划高端论坛在香港成功举办,共商“大湾区高新科技园区发展与协同规划”